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4年7月,其前身是青海大学社科系,于1992年由原校直属的马列主义教研室、德育教研室与原中文系合并组建而成。2010年6月,成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挂靠其下。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独立设置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二级机构,承担全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同时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工作。2006年获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17年批准为省级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2018年被评为青海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同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2020年获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家级一流本科社会实践课程,2021年获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2023年获批由张士海教授领衔的青海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
学院现有专职思政课教师50人,其中专职教师教授11人,副教授11人,博士9人,专职教师攻读博士19人,党员47名。青海省“昆仑学者”讲座教授2人,学院特聘教授1人,客座教授2人。柔性引进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拔尖人才3人、青海省昆仑英才教学名师工作室1人,校级柔性引进2人。
近年来,学院教师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提名奖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1人,全国马工程重点教材“精彩一课”1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骨干3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4人,全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骨干1人,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2人。教师获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等各级各类奖项150多项。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及教研项目82项(科研类44项目,教研类3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7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2项,青年项目2项,西部项目10项,思政专项2项),省部级项目30项,其他科研项目25项,获批各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16项。学院连续多年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学校评为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和优秀领导班子荣誉称号。